月度归档: 2022 年 3 月

TTFields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和替莫唑胺治疗新诊断成人胶质母细胞瘤(GBM)

II期临床研究2-THE-TOP中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2.1个月,相比于历史配对EF-14研究中患者7.9个月明显提升。

关于2-THE-TOP研究

2-THE-TOP研究是一项由研究者发起的II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肿瘤电场治疗(简称TTFields)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和替莫唑胺治疗新诊断GBM成人患者的安全性和初步疗效。入组的患者接受了最大程度的肿瘤切除并接受了标准化放化疗。在完成放化疗后,患者开始每月一个疗程的替莫唑胺辅助治疗,并几乎同一时间开始接受肿瘤电场治疗。第二个疗程中开始进行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每三周给药一次,直至首次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或治疗满2年。

2022年2月24日,《临床调查杂志》(JCI)刊登了一项临床前研究。Dr. Tran研究组报告了,TTFields介导的细胞破壁能够激活免疫系统,触发抗肿瘤细胞反应,有望与现有免疫疗法联合治疗具有有限系统毒性的实体肿瘤。这些临床前发现为2-THE-TOP研究提供了机制原理。

基于中位随访时间16.8个月后的初步结果,比较了正在开展的2-THE-TOP研究中26例患者与历史配对III期关键性临床研究EF-14中接受TTFields联合替莫唑胺的26例患者。2-THE-TOP研究中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2.1个月,历史配对EF-14研究中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7.9个月(风险比=0.46, p=0.033)。2-THE-TOP研究中患者中位总生存期25.2个月,历史配对EF-14研究中患者为15.9个月(风险比=0.38, p=0.020)。

在2-THE-TOP研究的15例目标病灶可测量患者中,6例(40%)获得部分至全部缓解,8例(53%)病情稳定。

上述结论在第六届世界神经肿瘤学会联合会(WFNOS 2022)进行口头汇报。

信息来源:再鼎医药公众号

GD2-CAR T细胞可治疗H3K27M突变的弥漫性中线胶质瘤

在斯坦福大学的I期临床试验 探索了GD2-CAR T细胞治疗弥漫增生性桥脑胶质瘤  Diffuse Intrinsic Pontine Gliomas(DIPG) 和脊髓内弥漫性中线胶质瘤 Spinal Diffuse Midline Glioma(DMG) 的效果,研究发表在2022-02的《Nature》权威杂志上。ClinicalTrials.gov Identifier: NCT04196413

 

美国斯坦福大学Michelle Monje、Crystal L. Mackall等研究人员合作发现,GD2-CAR T细胞可治疗H3K27M突变的弥漫性中线胶质瘤。相关论文于2022年2月7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

研究人员表示,弥漫性桥脑胶质瘤(DIPG)和其他H3K27M突变的弥漫性中线胶质瘤(DMG)是普遍致命的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研究人员之前发现,二醛糖苷GD2在H3K27M突变的胶质瘤细胞上高度表达,并证明了GD2引导的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的临床前疗效良好,为首次人体一期临床试验(NCT04196413)提供了依据。由于CAR T细胞诱导的脑干炎症可导致阻塞性脑积水、颅内压升高和危险的组织转移,因此纳入了神经重症监护的预防措施。
研究人员报道了首批4名H3K27M突变型DIPG/DMG患者的临床经验,他们接受了GD2-CAR T细胞(GD2-CART)治疗,剂量为1级(1e6 GD2-CAR T细胞/kg,静脉注射)。表现出临床获益的患者有资格接受随后的GD2-CAR T输注,在脑室内给药。毒性主要与肿瘤位置有关,并可通过强化支持性护理得到恢复。没有观察到靶向、非肿瘤的毒性。四名患者中有三名表现出临床和影像学的改善。血浆和脑脊液(CSF)中促炎症细胞因子增加。对来自CAR T细胞产品和CSF的65,598个单细胞的转录组分析,阐明了受试者和给药途径之间反应的异质性。这些早期结果强调了这种方法对H3K27M+ DIPG/DMG治疗的前景。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4489-4

胶质母细胞瘤的局部治疗进展–与肿瘤作斗争

尽管在神经外科、化疗和放射治疗方面取得了进展,胶质母细胞瘤仍然是最耐药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之一,肿瘤不可避免地会复发。大多数复发出现在切除腔内或附近,通常在接受最高剂量辐射的区域内。许多新疗法的重点是通过直接在肿瘤床内或在肿瘤床附近实施治疗来对抗这些局部复发。在这篇综述中,我们讨论了胶质母细胞瘤局部治疗的最新进展,重点是最近的临床前和临床试验。我们讨论的方法包括新的术中技术,针对手术残腔的各种治疗,直接向肿瘤内立体定向注射,以及对流增强输送和动脉内治疗的新进展。

 

核心要点:

– 胶质母细胞瘤几乎总是在放射治疗范围内的切除腔或其附近复发。
– 局部治疗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可以向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密度最高的地区提供高剂量的治疗药物,而全身不良反应有限。
– 在胶质母细胞瘤中,已经和正在进行许多采用不同形式的局部治疗的I期和II期试验,其中许多试验显示出提高无进展和总存活率的巨大潜力。
– 比较局部疗法和标准治疗的大型随机第三阶段试验因高昂的成本、劳动强度和患者招募方面的挑战而受阻。
– 临床医生、研究人员、公司和政府机构之间需要密切合作,以顺利地从实验室过渡到I期和II期试验,再到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

 

文章来源:van Solinge, T.S., Nieland, L., Chiocca, E.A. et al. Advances in local therapy for glioblastoma — taking the fight to the tumour. Nat Rev Neurol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582-022-00621-0

影像技术与人工智能结合鉴别颅内强化病灶性质

我的认识:

1)我请教了飞利浦专管磁共振的工程师,这个技术叫APT(酰胺质子转移),是近几年的新技术,从操作层面来说,并不难实现,这样的图片是基于代谢扫描来实现的,肿瘤核心代谢高,治疗效应区域代谢低,将代谢图(红蓝图)与扫描图片做重叠融合,就可以得到这样的效果。

2)问题是:需要找到真正愿意去做这样的事情的医生,有点难度,因为不是常规重建和检查项目,需要额外花时间、花精力。联想到此前患友群中曾经有人反映,医生严格按照指南治疗,不越雷池一步,是自我保护,但也是自我封闭。

3)这会在未来很快应用于胶质瘤、脑转移瘤的影像学判读中,为真正的“定性”提供更坚实的依据。如果有患者想尝试,可以联系我。

 

 

视频来源于斯坦福大学脑瘤中心,描述的是一例转移性乳腺癌,在磁共振中根据病变内在的性质标记出了复发肿瘤(红色)和治疗后反应(蓝色)。

 

肿瘤疫苗:阻止低级别胶质瘤恶变的新探索

新型肿瘤疫苗有可能改善LGG患者免疫状态,为防止LGG恶化提供了新思路和方向。


–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其中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和少突胶质细胞瘤属于WHOⅡ级低级别胶质瘤(low-grade glioma,LGG),多见于30岁和40岁的年轻人。低级别胶质瘤有浸润性生长的特征,有可能恶变为侵袭性更强的高级别胶质瘤(high-grade glioma, HGG),届时,即使采用手术、放化疗等在内的多种治疗,大多数患者仍在诊断后1-2年内复发和死亡。此外,大多数LGG携带IDH突变。已知突变IDH产生的肿瘤代谢产物D-2-羟基戊二酸(D-2-hydroxyglutarate,2-HG)可促进胶质瘤形成,并在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诱导免疫抑制作用,综上所述,LGG可以被认为是HGG的癌前状态。

– 针对预防LGG恶变的新型干预措施可能会改变患者的结局。免疫治疗(如疫苗)可能为这些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选择。因为低级别肿瘤生长速度较慢,这为多次免疫使机体达到较高水平的抗胶质瘤免疫留出了足够的时间。与HGG患者严重受损的免疫系统不同,LGG患者的免疫系统大多完好,能对疫苗表现出极好的免疫应答。此外,从对长期认知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上来说,疫苗的毒性较低,优于化疗或放疗。

– 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神经外科系Hirokazu Ogino团队,进行了一项初探性研究,以评价在LGG患者中接种GBM6-AD(同种异体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系的裂解物)与poly-ICLC的安全性和免疫学效应。患者随机在术前接种疫苗(组1)或接种无疫苗的佐剂(组2),共同主要预后是评价疫苗安全性和对肿瘤的免疫应答。该RCT在ClinicalTrials.gov上登记号为 NCT02549833,最后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2021年12月《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 研究者使用的疫苗由GBM6-AD和poly-ICLC组成。GBM6-AD分离自诊断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的患者,其细胞裂解物中表达几种胶质瘤相关免疫原性抗原。这些抗原在LGG中有一定水平表达,在HGG中表达更高,表明针对GBM6-AD的免疫应答可能靶向现有的LGG组织,并提供针保护性免疫。在GBM患者的初步研究中,负载GBM6-AD的自体树突状细胞为基础的疫苗耐受性良好,并与部分患者的免疫应答相关。多聚赖氨酸和羧甲基纤维素稳定的多肌苷多胞酸(poly-lysine and carboxymethylcellulose,poly-ICLC)可增强疫苗诱导的效应T细胞向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转运能力,在啮齿类动物神经肿瘤模型中发挥治疗作用,早期研究显示了稳健的疫苗特异性应答和良好的耐受性。

– 研究结果发现,共入组17例合格患者,其中治疗组(组1)入组9例,对照组(组2)入组8例。该方案耐受性良好,无方案相关性毒性。接种新辅助疫苗能诱导外周血中1型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上调,活化的CD8+ T细胞增加。单细胞RNA/TCR测序检测:CD8+ T细胞克隆,这些细胞具有效应表型,并在新辅助疫苗接种后迁移到肿瘤微环境(TME)中。在新辅助接种疫苗后,肿瘤周边环境内具有效应记忆表型的组织驻留CD8+ T细胞增加。

– 根据上述发现,研究者总结到:目前的初步新辅助疫苗研究表明,GBM6-AD联合poly-ICLC用于治疗LGG患者,能有效诱导外周血中效应CD8+ T细胞应答,并使这类CD8+ T细胞迁移至肿瘤周边微环境中,为防止LGG恶性转化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未来研究将进一步提高免疫细胞穿透血脑屏障的能力,以获得更好的临床结果。

本文同步发布于神外资讯公众号。